通過SEM觀測了所制備CoTi,_系列二氯乙烷的微觀形貌,如圖3所示。純Ti0,呈現不規則的形狀,顆粒尺寸在215N.,m之間。隨著Ti摻雜量的增加,顆粒尺寸有增加的趨勢,且當Ti摻雜量低于0.6時,二氯乙烷呈現無定形結構,如圖3(d).(e)所示,這與XRD所得結果一致。純Co304呈顆粒狀,局部團聚。Co.Ti=的EDS[圖3()]圖譜表明,0,Co和Ti元素均勻分布在二氯乙烷中。結合拉曼譜圖的結果表明,CoTi,_復合氧化物中存在大量的Co-O-Ti鍵,這種結構會在二氯乙烷內產生更多的品格缺陷,生成更多的氧空位,促進催化效果的提升。氧化還原性能二氯乙烷的氧化還原性能通過H,-TPR進行評價,結果如圖4(a)所示。純Co304在321℃,368℃和444℃觀測到3個還原峰,321℃處的還原峰歸因于CO3+還原為Co+,其余兩個還原峰歸因于CO_+還原為Co0。純Ti0,沒有還原峰出現,說明它幾乎沒有氧化還原性能。隨著Ti的摻雜,可觀測到新的還原峰(300400℃,500700℃),分別對應于Co3和CO_+的還原。當Tl摻雜量大于0.4時,還原峰向高溫區移動,說明Co+更難被還原。當Ti摻雜量為0.2時,還原峰移向低溫區,表明Co.Ti=具有更好的氧化還原性能。表面酸性分析CVOCs的催化燃燒過程中,二氯乙烷的表面酸性起重要作用。采用NH,-TPD評價二氯乙烷的表面酸性,結果如圖4(b)所示。NH:脫附峰出現在250℃以下為弱酸的脫附峰,在250450℃為中強酸的脫附峰,在450℃以上為強酸的脫附峰,is。純Ti0,的譜圖中可觀測到弱酸脫附峰,但未觀測到中強酸與強酸的脫附峰。隨著Ti的摻雜,譜圖中在480℃以上出現脫附峰,并隨著Ti摻雜量的增加,脫附峰位置由522℃逐漸向高溫區偏移至587℃。研究表明,表面酸含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二氯乙烷對CVOCs的吸附、活化以及降解’2’。特別是Co.Ti=,在320℃處出現中強酸脫附峰,雖然強度較弱,但這表明少量Ti的摻雜在CoTi,_內形成Co-O-Ti鍵,有助于增強二氯乙烷的表面酸性。yunshisz.com
|